-
簡介:本文研究的是魏晉南朝時期志怪小說的動物名物詞,也包括神異化的動物詞。首先對動物名物詞進行統計分類,把動物詞分為了獸畜類、禽鳥類、水族類、蟲豸類、異物類和犬馬類。并選取其中一部分動物名物詞進行考釋。我們除了對魏晉南朝時期志怪小說分類描寫外,還研究動物名物詞的造詞詞法。動物名物詞的造詞涉及漢語語音造詞、漢語語法造詞。語音造詞主要涉及摹聲、聯綿、音義相生法。語法造詞主要涉及詞根合成、附加。此外,同一動物往往有不同的名稱,會因命名角度不同或者其他原因而造成異名現象。而一些動物名物詞不僅只指一個事物,還可以指其他的事物。所以,本文也將對志怪小說中的異名同物和同名異物現象進行討論。最后,本文也探討魏晉南北朝志怪志怪小說動物名物詞在辭書編撰中的價值。
下載積分: 3 賞金
上傳時間:2019-06-03
頁數: 91
大?。?3.41(MB)
-
簡介:OPENINGIDEASANDPOLICIESTHECOURTPLAYACTORS9/EINCOMPATIBLENEYALEOFHUMBLENESS,BUT也EYCREDCETHESPLENDENTANANDMAKEFARREACHINGINFLUENCEONMANYRESPECTSTHECOURTPLAYAETORSALEIMPOTANTPARTINCULTURALHISTORYOFCHINATHETHESISISDESIGNEDTOSHOWTHEHISTORICALANDCULTURALVALUETHROUGHTHESTUDYOFGROUNDEDTH
下載積分: 3 賞金
上傳時間:2019-11-08
頁數: 120
大?。?3.6(MB)
-
簡介:晚生代的出現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國文壇的一個重大事件它作為一個新生的小說創作群體以創作主體獨立的生存姿態新異的寫作內容而備受關注該文通過對幾件圍繞晚生代而發生的文學事件的考察和對五位具有代表性的晚生代作家的解讀力圖對晚生代這一群體做一個全面而深入的把握全文共分為三章第一章講述了有關晚生代的命名之爭和晚生代所發起的斷裂行動以此凸現晚生代作為一個異質寫作群的特點及其內部寫作的分裂性第二章分別以對邱華棟、朱文、韓東等作家的文本解讀來說明晚生代中的欲望化敘事傾向并分析它所帶來的文學史意義和價值影響第三章講述晚生代中存在的另一種寫作傾向即追求人文深度的寫作這種傾向既有八十年代人文精神的價值延續也體現了晚生代作家的寫作自覺和對生活的深入同時也說明了晚生代的內部分裂性這一文學事實
下載積分: 3 賞金
上傳時間:2019-03-29
頁數: 39
大?。?1.43(MB)
-
簡介:EOFMASTEROFARTSINENGLISHLANGUAGEANDLITERATUREBYSHIXIAOXIAOUNDERTHESUPERVISIONOFPROFESSORJIANGLINZHEJIANGNORMALUNIVERSITYABSTRACTINTHELATEQINGDYNASTYTHELANGUAGEOFLITERATUREWASINANAWKWARDSITUATIONWHEREANCIENTCHINESEANDVERNACULARCHINESEEXISTEDATTHESANLETIMETILISPHENOMENONEXERTEDANIN
下載積分: 3 賞金
上傳時間:2019-09-03
頁數: 47
大?。?2.33(MB)
-
下載積分: 3 賞金
上傳時間:2019-03-29
頁數: 63
大?。?3.32(MB)
-
簡介:RSOFBERINGSCHOOL,ASF。FTHEIRCREATIVEWRIRINGWORK,ARTISTRYOFMODEMCHINESEESSAYSADVANCEDGREATLYINTHE1930’SANDIFOUNDTHATLONELINESSWASALLDISTINGUISHEDFEELINGINTHEIRWHOLEWORKS。INMYFIRSTCHAPTERLONELINESSWASIDENTIFIED豁SOMECERTAINCULTURALPSYCHOLOGYFROMTHEVIEWSOFSOCIALPSYCHOLOGYOFSOMECERTAIN
下載積分: 3 賞金
上傳時間:2019-09-24
頁數: 47
大?。?2.26(MB)
-
簡介:人同意所撰寫學位論文的使用授權遵照學校的管理規定學校作為申請學位的條件之一,學位論文著作權擁有者須授權所在大學擁有學位論文的部分使用權,即1已獲學位的研究生必須按學校規定提交印刷版和電子版學位論文,可以將學位論文的全部或部分內容編入有關數據庫供檢索;2為教學、科研和學術交流目的,學??梢詫⒐_的學位論文或解密后的學位論文作為資料在圖書館、資料室等場所或在有關網絡上供閱讀、瀏覽。本人授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將本學位論文收錄到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并通過網絡向社會公眾提供信息服務。保密的學位論文在解密后適用本授權書學位論文作者簽名裳知導
下載積分: 3 賞金
上傳時間:2019-09-03
頁數: 33
大?。?3.28(MB)
-
簡介:KEDUPTHEIRPOEMSWITHSAMETHEMEANDDELIBERATEDTHEIRLITERATURESPIRITANDWORLDATTHEFIRSTS帥ONTHEFIRSTCHAPTERIREVIEWEDTHEHISTORYOFPOEMSSEEINGFRIENDS。莊ATTHESECONDSTEPIINTRODUCEDTHESITUATIONTHATCONSIDEREDTHECOMPASSIONBETWEENWANGWEIANDLIBAITHEFOLLOWINGEVERYCHAPTERHAVEONETHEMEICOMPAREDWITH
下載積分: 3 賞金
上傳時間:2019-08-24
頁數: 31
大?。?2.39(MB)
-
下載積分: 3 賞金
上傳時間:2019-03-29
頁數: 68
大?。?1.14(MB)
-
簡介:周、楚、蜀文化浸潤中所形成的文化承當意識,西漢末年危亂的客觀政治局勢以及皋陶、箕子、接輿等先賢事跡對揚雄所起的借鑒作用,這三個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绊樖浪枷搿?,是揚雄一生重視修習、順應時勢的根本原因。劇秦美新是一篇倍受爭議的作品,跳脫出此前研究圍繞道德層面的批評和維護,結合揚雄晚年經歷和當時的社會背景,解析這篇作品的思想性,認為其是揚雄晚年順世思想的重要載體?!拔恼鲁擅?,出自班固漢書對揚雄“實好古而樂道,其意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的評斷,也是揚雄獨特價值觀之所在。揚雄融合儒、道、易三家對“名”的論述,形成追尋“德名”的價值取向,并將之納入
下載積分: 3 賞金
上傳時間:2019-03-29
頁數: 58
大?。?35.36(MB)
-
下載積分: 3 賞金
上傳時間:2019-03-29
頁數: 329
大?。?15.66(MB)
-
簡介:師范大學。學校有權保存本學位論文的電子和紙質文檔,可以借閱或上網公布本學位論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可以采用影印、復印等手段保存、匯編本學位論文。學??梢韵驀矣嘘P機關或機構送交論文的電子和紙質文檔,允許論文被查閱和借閱。保密論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規定保密論文注釋本學位論文屬于保密論文,密級保密期限為年。學位論文作者簽名日楊釓指導教師簽名ABSTRACTABSTRACT“WANHUAXIAOQU”ISTHEEARLISTEDFOLKSONGCOLLECTIONSINQINGDYNASTY,ITWASPUBLISHEDBYZHENGYUANME
下載積分: 3 賞金
上傳時間:2019-09-01
頁數: 115
大?。?5.09(MB)
-
簡介:、接受蘇軾詞,是北宋元祜時期詞發展的關鍵。而蘇軾詞接受也就成為北宋元祜諸人革新前人詞風的主要途徑。第三章元祜“婉約”詞人對蘇軾詞的接受,則側重討論與蘇詞主要風格迥異的“婉約”詞人對蘇軾詞的接受。他們是元祜時期蘇軾詞接受的有生力量。他們對蘇軾詞的接受,“異”中有“同”、“反”中有“正”,從另外一個方面修正了蘇軾詞在接受傳播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也為自己的詞作增添了新的血液。這為完善北宋元祜詞的結構構建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R結語部分對蘇軾詞在北宋元祜時期的接受進行了總結。蘇軾自己作為“隱含讀者”對自己詞的接受構成了蘇軾詞的“期待視野”,這是后人接受蘇軾詞的基
下載積分: 3 賞金
上傳時間:2019-08-16
頁數: 76
大?。?3.07(MB)
-
簡介:中圖分類號中圖分類號I206單位代碼單位代碼10231學號號42110071梅娘女性意識的生成及其女性形象塑造的得失學科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方向中國當代文學作者姓名王麗麗指導教師徐志偉教授哈爾濱師范大學二〇一四年五月ATHESISSUBMITTEDFTHEDEGREEOFMASTERTHECLANSEOFFEMALECONSCIOUSNESSTHEADVANTAGESDISADVANTAGESOFTHEFEMALECIDATEWANGLILISUPERVISPROFESSXUZHIWEISPECIALITYCONTEMPARYCHINESELITERATUREDATEOFDEFENCEMAY2014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HARBINNMALUNIVERSITY
下載積分: 3 賞金
上傳時間:2019-08-16
頁數: 57
大?。?2.02(MB)
-
簡介:學批評史學研究的學術個性、研究路向以及文本形態以期對當代文學批評史研究有所啟示。本論文共分為三章第一章主要論述二者共同的文化語境下不同學術個性的養成。文學批評史學科建立意識的覺醒表現在諸多方面求學、參與社會活動、教書等。不同的學術行跡養成了二者不同的學術個性他們的著述也呈現出不同的風格面貌。第二章是對二者著述研究路向和展開方式的比較探討。在各自搜集的大量材料基礎上郭紹虞以進化的純文學觀為綱羅根澤以史學意識下的“還原”為己任使得二者從著述目的到編寫體例選用都有所不同本章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對比闡釋為進一步切入到具體文本之中進行文本形態的對比打下
下載積分: 3 賞金
上傳時間:2019-06-03
頁數: 92
大?。?1.01(MB)